ACCESS TO「rubbish_1」.不良反應

MILKX X UNIRALPH COLUMN 04

ADVERSE HERITAGE OF GENERATION

 

「大量複製」是追趕這個時代必備的基本技能,這個現象不單是為了自我滿足,更是現代人類為了聚集更高群體認同的一個狀態。就像觀察著在線品牌在這幾年下的設計流轉,那些見證無數世代的LOGO輪番被替換成一個歌頌現代主義的無襯線字體,年輕,吻合流行,所以我在想「無襯線時代」是否可以做為這段時間軸上一個合適的稱呼,它將服裝與設計壽命限縮到最短,曇花一現,卻也在過後造成難以計量的商業殘骸。

 

 

 

 

高速繁殖與代謝

 

「世界每秒都在變」是個已被淘汰的說詞,在2018年的這個當下,秒可能已是個過大的單位了,漸趨急促的「速度」維持著這世界的多元,卻也成為21世紀裡最令我恐懼的衍生。全球的消費者與生產商卻都在不知不覺中為「快」付出了隱性卻巨大的代價,很多的結案論述好比世界上近1/5的工業廢水汙染來自紡織與染整、每年時裝業的排碳量占全球總排放量6~10%又或服裝紡織業是世界上僅次於石油業污染最為嚴重的產業…令人驚訝。於是當我們試著從一件廢棄衣服往前推,回放經歷它的整染、布料生產、原料處置到人工配給,又往後依序度量著商業交易、廢棄、回收等環節,只不過一件幾百克的衣服,卻牽動一個由人類織造卻也為逮捕人類的巨型蜘蛛網。這還沒好好算清每一個流程中化學藥劑、承裝容器、水資源等等的細節去向。我們正過度介入著所有的一切。

 

消費知覺麻醉?

 

一年後,你身上的這件衣服在哪裡呢?在消費麻痺的時代裡,就如網上流傳的一段話「當人們談論購買新衣時,最應該在意的或許不該是衣服的款式、價格,而是你家的垃圾桶有多大…」。我們購買,丟棄,再倚賴回收,看似環保的管道,其實是個惡性的循環,因為大部分的它們無法或被放棄回收,於是我們製造的和我們購買的一樣多。當然紡織與時尚產業只是全球經濟來源的冰山一角,更貼近日常的,那些裝衣、製衣衍伸的塑料令我們陷入超標紅線的危機之中。

 

 

 

新世代的繼承

 

這期,我想講大環境的傳承,跳脫情感的、私人的傳承。於是我在想這世界有什麼是不分性別、族群、年齡的人類會有的共同寄託,很諷刺的,「廢棄物」是在各種篩選機制下倖存下來的產物,它將成為我們替下一個未知世代保存的遺物。當傳承這件事被放大到一整個世代或一個環境,我們會知道自己能力不及,於是我們被限制不能只看美好的,那些積少成多的對地球的各種負影響也會跟著時間被流動,「傳承」至下一代。英國知名的攝影師HARLEY WEIR,模特兒兼藝術家 WILSON ORYEMA 與策展人 ANTONIA MARSH 在2018年身先士卒的讓垃圾這個殘暴又悲劇性的存在成為主角。關於他們的計畫「rubbish_ 1」。

 

LAKE OF CARE, LACK OF LOVE, TOO LITTLE DONE.

 

「rubbish_ 1」一開始是英國攝影師HARLEY WEIR長期的攝影計畫,在與時尚及媒體產業長期的相互浸潤下,她看見了一只重要的,漂浮在意識水面的「塑膠袋」,這個棘手的物件有著超越我們投射於奢侈品的專注。「垃圾」莫名變成了認識世界的某種途徑,它顯示了現代社會的消費習慣、足跡、經濟體系與不假思索的快速運轉。而這些作品在ANTONIA MARSH 成立的空間SOFT OPENING裡被以奇妙的形式陳列著,SOFT OPENING 是一處在中央倫敦地鐵站裡的狹窄櫥窗,那裏是所有集合體的中心,人們一來一往,龐大又複雜的流量與垃圾產生了有趣的呼應,接著加上藝術家WILSON ORYEMA的詩作,一個相對軟性的抗爭就在這個嘈雜的地帶矗立著。這次跟著HARLEY、WILSON與ANTONIA一起來談談在這個廢棄的飼養箱裡,我們是如何的被垃圾圈養著,然而後知後覺。

 

 

 

 

 

X CONVERASTION

HARLEY WEIR X WILSON ORYEMA X ANTONIA MARSH X UNIRALPH

PHOTOGRAPHER X ARTIST X CURATOR X CREATIVE EDITOR

 

「 不管多微小的聲音,它總是個聲音,會振動,會產生作用,會被傳到一個未知的世界或未名的陌生人耳裡,你要如此的相信著! 」

 

R : RALPH LIN (UNIRALPH)

H : HARLEY WEIR  W : WILSON ORYEMA  A : ANTONIA MARSH

 

R : 我預期這次的多方對談會是令人難忘的一段時光,因為終於講到了「商業廢棄」。以前總認為這是個沈重離我遙遠,在有生之年不會碰到的爛攤子,沒想到這幾年藉著網路趨勢,環境劇烈的變化被血淋淋的播送著,世界真的不一樣了。推算起來,我們拋棄的其實和製造的一樣多,你們覺得製造者與消費者各該擔負什麼責任,又怎麼踏出我們的下一步?      

H : 這是一個需要共同努力的情態,生產者需要積極的尋找替代方案,而身為消費者的我們則要懂得拒絕,尤其是塑料與包裝。從生產鏈的源頭,即身為消費者的我們來影響製造商,商人們最終會被迫改變的!

W : 我也認為雙方都有一樣多的責任。生產商有責任製造那些對環境沒有毒害與不輕易被丟棄的產品,而消費者們則須對整個社會負起責任,我們應該意識到消費習慣對整個大環境的影響有多巨大。

A : 對的!如果這個商業的食物鏈可以被重新制約,那麼上述的情況將有機會更正確的往前邁進!

 

 

R :rubbish_1」 是個相對寧靜的譴責,以藝術之名,你們期待它對這個世代做出怎樣的貢獻?

A : 作品本身或許安靜,但它們被放置在倫敦商業與遊客的中心樞紐展示著(展覽藝廊SOFT OPENING位處車站),以至於它有著龐大的觀眾。有時候無聲勝有聲,透過這樣一個完美位置來鼓勵消費者重新思考關於塑料廢棄的議題,同時顯示環境無法估計的挑釁力量。我想我們做到了這點!
W : 嗯,所以rubbish_1會持續以實際的工作以及現在的對話模式為這些問題作出貢獻。我最大的希望是透過它來鼓勵其他人面對「浪費」這個議題,並使他們往外創造更多的工作與計劃。
H : 另外我想補充一點,不管多小多安靜的聲音,都可以成為改變的力量,我覺得人們需要了解一己之力是多麽有效與可貴。希望那些接觸到rubbish_1的人們可以重新審視他們與消費鏈的關係,並且具備信心來推動世界。一切終將被影響!

 

 

R : 這裏,有一位攝影師,一位模特兒詩人,一位藝術策展者,雖然沒有絕對身處在服裝產業裡,但因為工作,你們大量的與它交涉著,那裡美好有趣,但說實話服裝產業也是商業廢物的貢獻者之一,對於此有什麼想法嗎?

W : 我先說說好了,親身在服裝產業工作過後,我清楚地察覺到它對整個世界產生的影響。但是針對「商業廢物」的影響我想是跨越產業及領域的。通過創新的供應鏈、可重複使用的材料、可持續性的商業選擇及與各團體間的對話是能有效代謝整個環境問題的,而我也正看到時裝產業在這事件上大張旗鼓地改變著。
H : 當購買一個東西時我會期待它是永久被珍視的,這是我喜愛高級時裝所傳遞的面向。我相信購買一件特別的單品會來得比好幾件一年內即入土的設計來得友善環境。總著來說,服裝領域肯定是個相當浪費的產業,尤其是快時尚。我不認為大家會清楚的知道生產一件衣服將浪費多少的能源,而生產完的後續又需承受多高的環境風險,好比在清洗滌綸 (Polyester) 織物時,它的微粒塑膠會隨著水直接排入大海,又如很多天然織料,像嫘縈(viscose)其實是雨林的殺手…。因此,我幾乎都購買二手的東西,對於服裝產業的一舉一動也不全然支持,同時一直明智的選擇自己的客戶。

A : 這個世代對於衣服的態度漸趨「一次性」。人們盡可能的購買,卻不斷的縮減著它的生命週期,關於衣服初始可以被重新搭配、使用與珍視的這種情節已不復存在,於是,衣服變成一個重「量」不重「質」的存在,我們在對快速發展的迷戀下加強了這個問題雪球的滾動,成了幫兇。

 

 

R : 過度的消費絕對是這個世代要面臨嚴重的問題,怎麼說呢,我們也需要將這個問題作為遺產的一部分,傳承給下一個世代吧,所以想對這些未來可能要共同承受的人說些什麼嗎?

H : 我們所談論的一切其實都源自教育,我們應該教育年輕人保護環境,並替他們的未來做好一切準備。

W : 盡可能減少對未來的影響與錯誤。

A : 我只希望下一代能比我們更悉心地照顧這個世界!

 

 

R : 除了商業垃圾之外,社會仍充滿其他問題與現象。你們覺得還有什麽議題同樣需要被重視或作為警訊的嗎?

H : 有的。空氣污染很嚴重,考慮用腳踏車或大眾運輸工具來替代車子;關心能源,使用環保能源標示的產品,且當你不在家或不使用它的時候停止或拔下那些插頭;視身體情況,盡可能提高素食的比例,如你所知,吃肉將會製造 51% 有害的氣體;珍惜水資源,刷牙時記得關掉水龍頭,花更少的時間淋浴;避免使用棕梠油或其他會傷害雨林的產品;盡可能使用天然的防曬乳,你知道的,過多的化學成份不僅傷害皮膚,也會在我們戲水時進入海洋謀殺珊瑚…,很多微小的細節都值得我們來改變!

A : 衷心覺得我們還是要多思考作為一個個體能產生多少的「廢物」。大家每天真的難以想像會使用到多多的塑料,如我們的盥洗用品、飲用瓶裝水、塑膠購物袋…等等。如果我們每個人能從很基本的自己開始回想,那將可以快速地降低傷害。意識 (Awareness) 是邁向改革的第一步。

W : 我的話會是建議大家去學習如何在資訊時代吸收信息。並確保即使為了使人類生存,仍不會對動物的生態系統產生傷害,好比蜜蜂。(註:愛因斯坦曾說:「如果蜜蜂從地表上消失,人類活不過四年。」蜜蜂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牠們供應人類賴以生存的作物一個有效循環,所以蜜蜂這個訊號,將暗示未來全球糧食短缺與人類陷入飢荒與否的危機預示。)

 

 

 

 

 

HARLEY WEIR X UNIRALPH

REAL CHAT BETWEEN HARLEY & RALPH

PHOTOGRAPHER & CREATIVE EDITOR

 

「 我常邊走邊想地被困在黑夜裡,是地上的垃圾拖住了我的腳步。」

 

HARLEY WEIR 是個低調且充滿靈性的英國攝影師,作品刊於i-D、Dazed and Confused…等文化平臺,並與許多精品合作拍攝計畫。人、色調與情緒間的故事性是她積極探討的三角地帶。作品感性、柔軟且神祕,是當前時尚攝影新生代重要的紀錄者。
IG : @rubbish_1.2  @harleyweir

 

 

R : RALPH LIN  H: HARLEY WEIR

 

R : rubbish_1 裡的作品看似美麗靜物卻記錄著醜陋現實,可以跟我們聊聊這轉化的過程嗎?

H : 「任何的東西都存在著美麗的一面」,我是這麼的確信著。rubbish_ 1有幸為觀者記錄下一個問題,特別是一個隱藏在假面下的黑暗問題。在拍攝這些影像時我常自己在黑夜裡游走,邊走邊想著人生各種複雜的交錯,而正是「垃圾」在拖移著我的腳步,讓我有機會進入另一個沈思靜默的次元裡。

 

R : 很多妳的作品其實不存在著「人」,卻依然令人感受飽滿的情緒,溫暖、悲傷,甚至令人警惕、恐懼,鏡頭帶給人們超乎想像的情緒對吧!

H : 「人」是讓我得以與攝影發展出一段關係的初始,所以當我看見物體時,我以人的方式突出它們,「靜物」攝影對我來說是一種休息,它完全愉悅著我,某種宣洩的管道。

 

R : 為品牌與媒體工作的這段時間以來,帶給妳最大的訊息是什麼?

H : 在那個世界,好與壞是並存的,我喜愛那裡的創造力、對怪癖的鼓勵以及各種在其他領域你無法獲得的開放性!然而這裡的確有許多不好的面向,但在此時此刻,我能會為這個問題保留一個正面的態度。

 

R : 我一直覺得色彩、色調是其中一項攝影師與和這個世界相處並與彼此產生區隔的秘密武器,色調在你的作品中想展示些什麼?對你而言怎樣的色調或色彩使你產生「解脫/釋放」的感受?

H : 我喜愛所有的色彩。我喜愛考慮他們在每個影像畫面裡要如何彼此的輔助與協調著,它們就像一幅畫,所以顏色,所有的顏色,都舒緩著我!

 

 

 

 

ANTONIA MARSH X UNIRALPH

REAL CHAT BETWEEN ANTONIA & RALPH

CURATOR & CREATIVE EDITOR

 

「我們必須展示比其他領域更激進的內容。」

 

ANOTNIA MARSH 身兼策展人、作家與攝影師,同時為倫敦短期藝術計畫(空間) SOFT OPENING的創立者,在我心中,她是個充滿果斷決策的實踐家,葛來芬多與史萊哲林的綜合體。在這個位處地鐵的狹窄藝廊SOFT OPENING中,她曾與HARLEY WEIR、WILSON ORYEMA、FRANK LEBON、MATT HILVERS、THEO WHITE、GRACE AHLBOM、WILLIE STEWART、ARIANA PAPADEMETROPOLOUS、RYAN MCGINLEY、LOUIS MORLET…等藝術家創造過無數精彩的故事(展覽)。

IG : @antoniamarsh  WEB : www.softopening.london

 

 

R : RALPH LIN  B: ANTONIA MARSH

 

R : 妳覺得在這個時代,一個實體傳達訊息的空間與社會產生最大的連結與功用是什麼?

B : 好比藝廊,它們有著急迫的責任透過藝術品來使我們對於周圍的世界有更多的理解。所以它們必須展示比其他創意領域更加激進的內容,同時充分發揮這些潛力。

 

 

R : 總結SOFT OPENING 迄今的展覽,你有發現什麼意外或有趣的現象嗎?

B : 當我開始執行這個藝術空間(計畫)時,並沒有特別抱著什麼期待,但意外的我在這之中收集到很多回饋,特別是「觀眾如何看待藝術」這件事。很多人經過SOFT OPENING時會停下腳步注視著這個空間,並有著正面的反應,因為這個被設立在地鐵站的畫廊給了藝術一個新的詮釋,同也因為地緣關係,它變成了某些旅客週期性會造訪(經過)的存在,這些有趣的連結,使得空間的口碑在人際網絡中得以迅速發散。

 

 

R : 在這個混雜的環境裡,策展是一件怎樣的事?

B : 策展變成一種圖像或視覺的「過濾器」,它讓我們跨越路途中需要踩踏進泥漿的路段,並找到寶藏。

 

R : 現在這個身份使得你必須清晰地看見與提出問題,不斷的質問這個社會。你覺得10年後的下一個世代會是怎樣?令你不安嗎?或是興奮?

B : 應該兩種情緒都有吧!我經歷著現在之前的過去,也還在試圖看清前方的道路,這同時令人擔憂,卻也讓人充滿希望。

 

 

 

WILSON ORYEMA X UNIRALPH

REAL CHAT BETWEEN WILSON & RALPH

POET / ARTIST & CREATIVE EDITOR

 

「我們一生都在追求,追求更多,追求更少。」

 

靜謐卻充滿能量,WILSON ORYEMA是藝術家、模特兒與詩人,他寫詩、攝影、製作錄像、表演…,曾出版過詩集「WAIT」。他的邏輯優雅、沈穩,作品觀察及置入對社會一切的現象。
IG : @wilson_oryema  WEB : www.wilsonoryema.com

 

R : RALPH LIN  W : WILSON ORYEMA

 

R : 在這個世代,文字的力量是什麼?

W : 文字與理解文字的能力將成為下個世代重要的社會核心。

 

R : 老實說,IG讓我充滿恐懼,它的速度,它的複雜,它讓人超乎想像的連結力,那你呢?這個時代的速度帶給你什麼衝擊與感受?

W : 我對Instagram反而抱持一種相當正面的態度,如果它今天會使我產生任何的議題關注,那應該是「使用者不知道基於什麼情況、功用的盲目使用它或任何的數位工具」吧!我對它的一切感到興奮,但對於這個不斷加乘的高速時代還是有點擔心。

 

R : 你想獻給這個時代一本什麼書?為什麼?

W : 我想會是美國心理學家 Daniel Kahneman 的著作「 快思慢想Thinking Fast and Slow」。這是一本有趣的書籍,它將引領你看見大腦運作與對信息反應間的各種形式。在這個資訊重複、大爆炸的時代,這樣的思考邏輯會是相當核心的一環。

 

R : 可以請你分享一首最符合你現在感應環境所想到的詩句嗎?又為什麼是它呢?

 

The pursuit

Is something we all align with

Pursuit of more

Pursuit of less

More often than not accrued with exchange Or disposal

Same difference? Maybe~

Or does more forethought change how others should perceive our actions, Even if our results remain the same without?

— who knows “





text > Ralph lin 
photography > harley weir
                                       
Facebook Comments 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