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YOUTH:也許台灣街頭的風景,比你的手機更有趣

X YOUTH——專訪路上文案觀察學院主理人李豪

也許台灣街頭的風景,比你的手機更有趣

 

上一期的《MILKX》和大家介紹為街頭注入幽默的擺渡人MURMURTAIPEI,但有沒有一種可能,是街頭本身就充滿趣味,只是忙碌的生活使我們無暇靜下心來細細探索與挖掘。幸好,我們還有「路上文案觀察學院」,幫助我們重新發現台灣特有的街頭風味,以及非典型的美。

 

 


 

 

X CONVERSATION 

OBSERVER & POET, TAIWANDERWALL

X:《MILK X》 T:TAIWANDERWALL

 

X:可以稍微向讀者自我介紹一下您的背景和經歷嗎?

T:大家好我是李豪,目前是一個自由作家、詩人、撰稿人,先前主要從事雜誌相關工作,也曾是時尚部落客,不過我原本其實是學特殊教育和表演藝術的。

 

X:就一般人的觀點來看,「路上文案觀察學院」這個帳號通俗幽默的風格和詩人的文藝形象似乎有段差距,想請問當初為何會開始搜集這些有趣的街景和文案?有特別想藉由這些東西或這件事傳遞什麼訊息嗎?

T:其實這個東西最早是臉書社團「路上觀察學院」,我算是第一批的版主,但這個社團後來因為朱雪璋的街頭惡搞文宣,而被祖克柏阻掉了(文宣當中提到朱雪璋不肛交)。所以在不知道社團能不能回來的情況下,就決定改從文案的角度切入,因為就以往的經驗來看,有拍到人的照片會比較容易引起爭議,而文案則相對安全許多。此外,我也是個文字工作者,所以就覺得這東西跟我在做的事有所呼應,於是就開始做了。

個人非常喜歡看一些街景相關的照片,我認為在這個網路時代,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在手機上,因而忽略周遭的景色,所以就想透過路上觀察這件事,讓大家更留心在一些真實的事物上。

另外,由於它是一個社團,所以我不希望帶入自己的價值觀,而是保持一個開放的態度、去中心化,讓大家踴躍分享。其實這就是一種「時代的紀錄」,我在做的就只是觀察和記錄而已,並不想主導大家的想法和言論。

 

 

X:作為一個詩人兼有時尚背景的人,對於「美」這件事,想必有著十分獨到的見解,想請教您認為「美」是什麼?對您而言,街頭中這些幽默的事物算是「美」嗎?

T:雖然有很多人會說「美是一種主觀的事物」,但我認為美是客觀的,而且它是有系統性的,不然那些藝術科系的學生就不用花這麼多時間去學美學這件事了。美不僅有系統、有標準,同時也是流動的,不同的時代會有不同的審美,也許我們沒辦法用一個很絕對性的方式來定義,但至少可以確定它是流動的。

對於美這件事,我是非常開放的,不論是菁英階級那種標準的美,還是庶民那種B級的美,對我而言都是美,也都很有啟發性。其實歷史上也有很多菁英學庶民、庶民學菁英的例子,美就是這樣不停的流動。

至於「路上觀察學院」那類事物算美嗎?我覺得因為這個東西是建立在臉書社團上,所以它就是以多數人的認同為標準,既然是這樣的話,它跟美就是不同的方向,只代表了多數人的認同而已。就算這可能不是美,但至少是有趣的,就像寫作一樣,有時候被很多人分享的不見得是美,美和有趣是有差別的。

 

X:從「美」的角度來看,「路上文案觀察學院」中所呈現出來的美,和您詩作中的美有著天壤之別,就您來看,這兩者在本質上有什麼區別?是否有高下之分呢?

T:我認為這就只是文化的體現而已,既然是文化,那就沒有優劣和好壞之分,所以在我看來這並沒有上下層次的區別。不過兩者倒是有本質上的差異,路上文案大部分都是有目的性的,例如廣告或政治訴求。但我個人的寫作就不一定有目的性,我沒有特定的對象要溝通,有時候就只是單純想抒發,或跟自己對話而已。

 

 

X:透過這些對街景的細微觀察,是否有為您帶來任何創作靈感?或是生活上的啟發呢?

T:一直以來,我都覺得台灣路上文案有個很有趣的共通點,就是他們都很愛玩諧音梗,不管是店名還是SLOGAN,都很常用諧音梗來執行。而對我來說,諧音也是一個很好玩的文字遊戲,所以我在寫作上也會去玩這些東西。

 

 

X:就您目前為止所募集到的讀者投稿中,有什麼內容是令您印象特別深刻的嗎?

T:印象最深刻的當然是朱雪璋,因為他讓我被BANNED(笑)。雖然說貼這個貼紙的人,有些內容真的是蠻低俗的,但背後還是有一些潛在的訴求,他用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想法,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另外,在路上噴詩這件事我也覺得很有趣,像有人就在早秋咖啡對面噴上哲學家齊克果的詩。除了政治訴求以外,人們也想傳達一些對生活的抒發,這感覺就很像古詩人在涼亭上題字一樣。當然,這些內容不是他們原創的,但就算如此還是相當有意思。

 

 

X:台灣獨有的街景除了您所分享的文字內容以外,還有所謂的「B級景點」,例如台南的虱目魚小子。雖然兩者呈現的方式不同,但都是從台灣文化中孕育出來的在地特色,對於台灣這一特殊的美學,您有什麼樣的看法呢?

T:我覺得這算是一個特色,雖然這種美學不是傳統上的美,但卻無意間挑戰了我們對美的概念。以電影來比喻,這就像有些人喜歡看好萊塢,但也有人喜歡看CULT片,這其實就只是不同的審美標準而已。當它只有一個的時候,我們可能不會覺得它美,但當它成為一種集體的文化意識時,我們就會覺得這好像是一種美,可以算是一種怪誕美。

再假設真的硬要做A級的東西的話,其實很多也都是抄日本的,那個審美也不是建立在我們自己身上,只會陷入一個框架,一個主流審美的框架,而且還模仿得很糟糕。所以如果從菁英階級的美學標準來看的話,B級景點其實還比這些東西更有創意和活力。

 

 

X:最後,想請教您對台灣飽受批評的「華國美學」街景,有什麼樣的想法?

T:其實街景很醜這件事一直都會被討論,就我的觀察來看,台灣街景有它的歷史脈絡在,當初國民政府的建設是為了因應廣大的難民潮,並準備反攻大陸,所以就只是簡單蓋、隨便蓋,當然物資缺乏也是一個原因,所以才會造就這樣的景象。這些東西確實是很亂沒錯,但你看像寶藏巖聚落卻也被CNN認定為獨特的文化遺產。所以對於美我們應該抱持一種開放的態度,而不是以現在的眼光來看,美和醜是流動的,不需要這麼快就下定論。畢竟如果美的標準太過一致的話,那就會變成一種複製品,像很多大城市的景色就長很像,這也是為什麼我去日本都喜歡去鄉下。不過他們鄉下的房子都很乾淨,也不會有雜亂的線,所以雖然美醜要保留,但台灣的髒跟亂倒是真的需要改進。

 

 

 

 

李豪

IG / @TAIWANDERWALL(路上文案觀察學院)

IG / @LH_STORYTELLER(詩)

IG / @GOOD_HOW(日常)

 

text & interview > watson hsiao
interviewee > taiwanderwall
images > taiwanderwall

 

 

Facebook Comments Box
Tags from the story